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动态及展望 |
| |
作者姓名: | 李莉梅 欧阳乐军 |
| |
作者单位: | 1.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2. 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
| |
摘 要: |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与常规育种相比,航天诱变育种具有诱变频率高、变异幅度大、育种周期短、有利突变体多等特点。目前普遍认同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微重力、强幅射、转座子活化和高真空等,并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水平以及细胞学水平开展空间诱变机理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我国自1988年首次通过卫星搭载开展水稻航天诱变育种以来,已有9个育成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华航一号”等4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审定。鉴于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可望成为推动21世纪水稻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
关 键 词: | 水稻 航天育种 空间诱变 诱变机理 |
文章编号: | 1002-8161(2007)02-0113-04 |
收稿时间: | 2006-08-16 |
修稿时间: | 2006-08-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