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杧果短截结果母枝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引用本文:彭,磊,a,周,玲,b,王,莹,高小俊,a,龙雯虹,a,吴兴恩,a,李婷婷,a,刘,娟,a.杧果短截结果母枝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动态变化[J].南方农业学报,2012,44(1):39-42.
作者姓名:    a      b      高小俊  a  龙雯虹  a  吴兴恩  a  李婷婷  a      a
作者单位:(1 云南农业大学 a 园林园艺学院 b 龙润普洱茶学院: 昆明 650201 2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芒市 678400)
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7C0058M);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0Y338)
摘    要:【目的】测定杧果花芽分化期间结果母枝各器官内玉米素核苷(ZR)含量,探索ZR在杧果花芽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杧果花枝短截后剪口芽在当年还能再次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的现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定期测定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及芽内ZR含量。【结果】短截结果母枝后,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和剪口芽内ZR含量分别于2月25、20日和3月2日降至最低,为1.73、1.52、2.0 μg·g-1FW;叶片、韧皮部及剪口芽于3月12日达最大值,为6.39、8.47、10.32 μg·g-1FW。2月25日剪口芽芽眼中心颜色逐渐呈蜡黄,并向芽体四周扩散;3月2~7日,芽体逐渐膨大,蜡黄色加深,芽眼呈半透明状;3月7日后绿色逐渐增加,半透明状消失。【结论】ZR在杧果花芽分化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作用。花芽分化临界期前,ZR含量低,生长点细胞活性下降,有利于杧果植株从叶芽生理状态转化为花芽生理状态;花芽临界期后,相对高的ZR含量有利于杧果植株生长点进行花芽分化。

关 键 词:杧果  花芽分化  结果母枝  短截  玉米素核苷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