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拟南芥转录因子IDD4不同突变体对灰葡萄孢菌的抗性分析
引用本文:李林倩,张豪,徐晓东,于德嘉,张国斌,鲁旭蓉,陈健鑫,王云月,杨红玉.拟南芥转录因子IDD4不同突变体对灰葡萄孢菌的抗性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24,51(1):261-268.
作者姓名:李林倩  张豪  徐晓东  于德嘉  张国斌  鲁旭蓉  陈健鑫  王云月  杨红玉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01;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昆明 650214;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 景洪 666100;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078,31860208),昆明学院校级人才引进项目(YJL18002)
摘    要:为明确IDD家族IDD4基因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抵抗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统计病情指数检测拟南芥野生型(wild type,WT)植株、过表达植株IDD4-OE和缺失突变体idd4植株感染灰葡萄孢菌情况,利用组织染色检测叶片细胞死亡和H2O2的积累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PT-PCR,qRT-PCR)技术分析灰葡萄孢菌肌动蛋白基因Bc. ACTIN在3种植株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并施加0.1 mmol/L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后测定IDD4-OE植株的病情指数。结果显示,不同株系对灰葡萄孢菌的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idd4>WT>IDD4-OEIDD4-OE植株中病原菌感染部位的寄主细胞死亡程度比idd4植株严重。染色结果表明,病原菌侵染拟南芥后4 h,接种部位已有H2O2积累。qRT-PCR反应结果显示,Bc. ACTINIDD4-OE中比在idd4植株中的表达水平更高,表明灰葡萄孢菌在IDD4-OE植株中的繁殖速率更快。对IDD4-OE植株外源施加SA后,其病情指数、Bc. ACTIN表达量与WT植株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SA能将感病植株的抗性提高至WT植株的水平,表明IDD4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了拟南芥对灰葡萄孢菌的抗性调控,SA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 键 词:IDD4转录因子  灰葡萄孢菌  水杨酸  抗性鉴定  拟南芥
收稿时间:2022/8/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