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个玉米品种对禾谷镰孢根腐病的抗性鉴定及根腐病对苗势与产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金嵘 贾娇 吴宏斌 柴海燕 苏义臣 苏前富 |
| |
作者单位: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033;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长春 130022 |
| |
基金项目: | 吉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0202121NC),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
| |
摘 要: | 为评价东北地区玉米主推品种对禾谷镰孢根腐病的抗性水平,探究根腐病发生与苗势、产量损失间的关系,采用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东北地区117个玉米主推品种对禾谷镰孢根腐病的抗性水平,应用室内盆栽试验分析自交系LN810在施用氮、磷、钾及复合肥后对禾谷镰孢根腐病发生和苗势的影响,在田间对先玉335接种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后探究根腐病发生程度对其苗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17个玉米品种对禾谷镰孢根腐病的抗性差异明显,鉴定出高抗品种14个,抗病品种44个,中抗品种47个,感病品种12个,其中表现中抗以上的品种占89.74%,且中早熟材料均表现为抗性。与未施肥相比,施用磷钾肥后玉米禾谷镰孢根腐病发生率最低,为22.03%。按照禾谷镰孢根腐病发生程度从轻到重将先玉335群体划分为一、二、三类苗,级别越高苗势越弱,产量测定发现二、三类苗的平均产量较一类苗的平均产量分别下降了39.97%和76.39%。表明东北地区主推玉米品种大部分对禾谷镰孢根腐病表现出抗性,但仍有部分品种存在较大感病风险,且该病害的发生程度与幼苗长势和产量呈负相关,施用磷钾肥可降低该病害的发生率。
|
关 键 词: | 玉米品种 禾谷镰孢根腐病 抗性评价 苗势 产量 |
收稿时间: | 2023-03-13 |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