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泥炭地CO2通量对极端干旱的响应机理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吴海东 闫钟清 张克柔 王金枝 康晓明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100091;北京湿地服务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四川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四川若尔盖6245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目的]探明极端干旱事件对高原泥炭地二氧化碳(CO2)通量的影响机制。[方法]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控制实验和静态箱法,利用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测定极端干旱下高原泥炭地CO2通量变化,并结合环境因子及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分析其变化机制。[结果](1)极端干旱显著降低了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Re)和总初级生产力(GPP)(P<0.05)。(2)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Re对于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在极端干旱的影响下增强。(3)NEE与β-葡萄糖苷酶(BG)、α-葡萄糖苷酶(AG)显著相关(P<0.05),Re与木糖苷酶(XYL)、纤维素外切酶(CB)显著相关(P<0.05),GPP与BG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CO2通量在极端干旱的影响下将显著降低,其对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也有所增强;NEE和Re变化分别受到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相关性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
关 键 词: | 极端干旱 泥炭地 CO2通量 土壤酶活性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