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藏东南林芝云杉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引用本文:卢杰,李江荣,郭其强,方江平,郑维列.藏东南林芝云杉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J].林业资源管理,2014(4):67-73.
作者姓名:卢杰  李江荣  郭其强  方江平  郑维列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3BAC04B01);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2012-LYPT-DW-016);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201110-2)
摘    要:以藏东南工布自然保护区内林芝云杉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样方法对林芝云杉种群及群落进行调查,从种群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时间序列预测等方面对林芝云杉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芝云杉种群胸径结构、高度结构和冠幅结构均呈典型的"金字塔"型,林芝云杉幼苗较为丰富,天然更新能力强,种群处于稳定发展状态。林芝云杉种群不同胸径级的个体数与胸径级呈对数关系,不同高度级和冠幅级的个体数分别与高度级和冠幅级呈幂函数关系,胸径与高度呈直线关系,而胸径与冠幅及高度与冠幅的相关性不明显。林芝云杉种群在生长过程中各龄级个体存活数量相差较大,随着龄级的增加,死亡率和消失率波动性较大,Ⅵ龄级死亡率和消失率均最低,分别为20%和22.31%;Ⅹ龄级死亡率和消失率最高,分别为62.96%和99.33%,平均死亡率和消失率分别为41.03%和57.55%。林芝云杉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B3亚型。生存函数分析表明,林芝云杉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相对平稳,后期生理枯竭而衰退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显示,林芝云杉种群在未来Ⅱ,Ⅴ,Ⅷ和Ⅵ龄级时间后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加,种群稳定性可以维持。研究结果可为林芝云杉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评价内容。

关 键 词:林芝云杉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藏东南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Quantitative Dynamics of Picea 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 in Southeast Tibe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