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不育系优势育种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包维红 代立熠 邓浩昌 傅开 包满珠 何燕红 |
| |
作者单位: | 1.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2.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64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3PY081) |
| |
摘 要: | 为了探讨孔雀草雄性不育系的应用价值,连续2a以孔雀草不育系BY为母本,以6个孔雀草自交系(K4、K8、K13、K15、K17、K30)与2个万寿菊自交系(9904、9906)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8个杂交组合,分析杂交后代的结实率、主要质量性状遗传规律和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孔雀草种内杂交组合在2a中的结实率都较高,孔雀草和万寿菊种间杂交不亲和,杂交结实率低。孔雀草为父本时,杂交F1的花型由父本的花型决定,瓣型都为复瓣,花色偏橙红色系;万寿菊为父本时,花型、瓣型和花色都和母本孔雀草的不育性状相似,缺乏观赏性。综合评价各组合的观赏性状,BY×K17植株低矮、花大、花期长且结实率与发芽率较高,为优良的杂交组合;BY×K30、BY×K8组合分别由于花大和最佳观赏期长而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超父本优势分析表明,孔雀草种内杂交组合平均超父本优势值除花心直径为-0.64%外,其他性状都具有超父本优势。孔雀草和万寿菊种间杂交时,除花序直径外,其他性状的杂种优势变化取决于父本万寿菊的特性。
|
关 键 词: | 孔雀草 万寿菊 雄性不育系 自交系 优势育种 |
收稿时间: | 2015-08-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