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凡纳滨对虾与点带石斑鱼混养的试验研究
摘    要:在2.5m×4.0m×2.0m的水泥池中,按3.0×106尾/hm2的密度放养体长2~3cm、4~5cm和8~9cm的凡纳滨对虾。每种规格的对虾3口池塘,其中两口池塘在对虾养殖10d后,分别放入5尾体长为12.3~13.6cm和17.6~18.8cm的点带石斑鱼,另一池单独饲养凡纳滨对虾作为对照组。60d的养殖结果显示,单养池中2~3cm、4~5cm的凡纳滨对虾的质量增加显著低于混养(P0.05),但存活率显著高于混养(P0.05);混养时对虾规格越大增长越快,存活率越低,其中凡纳滨对虾2~3cm,点带石斑鱼17.6~18.8cm及凡纳滨对虾4~5cm,点带石班鱼17.6~18.8cm混养组合的质量增加最大(分别为7.88g与7.67g)。单养和混养时,8~9cm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方差分析显示,对虾规格与养殖模式间的交互作用对对虾质量增加和存活率影响极显著(P0.01);混养时对虾规格对鱼的质量增加影响不显著(P0.05),17.6~18.8cm的点带石斑鱼平均质量增加显著大于12.3~13.6cm(P0.05),对虾规格越大,混养鱼的捕食量越小,凡纳滨对虾8~9cm,点带石班鱼17.6~18.8cm的混养组合对虾存活率高,鱼虾的交互作用对鱼的质量增加和捕食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凡纳滨对虾混养的利润显著大于单养(P0.05),其中凡纳滨对虾4~5cm、点带石斑鱼17.6~18.8cm,凡纳滨对虾4~5cm、点带石斑鱼12.3~13.6cm,凡纳滨对虾2~3cm、点带石斑鱼17.6~18.8cm混养组合的利润显著高于其他混养组合(P0.05),凡纳滨对虾8~9cm的养殖利益显著低于其他规格对虾。建议凡纳滨对虾体长达到4~5cm开始混养点带石斑鱼。


An Experiment on Polyculture of Pacific White Leg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with Malabar Grouper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