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无性系数量性状研究
摘    要:为了研究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无性系间主要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及遗传稳定性,以不同种源的83个西伯利亚杏优良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2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其果、核、仁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大(20%),其产果量的变异系数最大(89%);不同种源的变异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辽宁朝阳(21%)=内蒙古敖汉(21%)内蒙古扎兰屯(20%)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地区(15%),表明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丰富,选种潜力大;20个数量性状的重复力均在70%以上,其中,小枝粗度的重复力最高(0.920),表明各无性系继承原株优良性状的比率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最高,达35.540%,主要反映果、核、仁的性状特征;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8.94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83个无性系分为3类:A类26个数量性状指标的测定值均大于群体均值;其中,A1亚类表现为果重肉厚;A2亚类的小枝生长量大,核仁性状优良。B类16个性状指标测定值均大于群体均值;其中,B1亚类叶片生长量大,B2亚类果肉厚度小,B3亚类产果量高。C类27个性状指标测定值均小于群体均值,表现为生长量小,果、核、仁性状指标测定值均偏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