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植物挥发物对黏虫性诱剂引诱效果的影响
作者姓名:蒋世雄  张蕾  程云霞  仵均祥  江幸福
作者单位: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712100;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802, 2017YFD0201701);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019, 3187195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172030);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31)
摘    要: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一种重要的季节性、远距离迁飞害虫,近些年在我国的发生有明显加重的趋势。本试验运用电生理学技术和风洞技术,测定黏虫的触角对5种植物挥发物的反应,并进一步评价了植物挥发物与黏虫性诱剂在田间联合应用对成虫的诱捕效果,为黏虫性诱剂的高效利用和虫情监测提供依据。电生理学试验结果表明,黏虫雌、雄蛾对苯乙醛、芳樟醇、Z-3-己烯基乙酸酯的反应有显著差异(P0.05)。除α-法尼烯外,黏虫雌、雄蛾对植物气味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值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风洞行为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雄蛾对苯乙醛、Z-3-己烯基乙酸酯、β-石竹烯均表现出逆风飞行行为(比例分别为50.6%、50.3%和44.9%),芳樟醇则对雄蛾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植物挥发物对黏虫的吸引力较小,且各挥发物之间无显著差异;苯乙醛、β-石竹烯、Z-3-己烯基乙酸酯和性诱剂组合配方的引诱效果最佳,诱捕量是单独使用性诱剂的1.8倍(P0.05)。

关 键 词:黏虫   性诱剂   植物源挥发物   增效作用   田间诱捕
收稿时间:2018-11-16
修稿时间:2019-02-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