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药剂种子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稻蓟马和白背飞虱的防效
引用本文:谢茂成,魏琪,何佳春,李波,刘连盟,傅强.药剂种子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稻蓟马和白背飞虱的防效[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8):1580-1582.
作者姓名:谢茂成  魏琪  何佳春  李波  刘连盟  傅强
作者单位:1.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昭平 5468992.中国水稻研究所 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浙江 杭州 311401
基金项目: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35)
摘    要:本研究重点围绕水稻前期主要病虫害恶苗病、稻蓟马和白背飞虱进行种子处理药剂的防效比较。结果表明,咪鲜胺(99.2%)、氟唑菌苯胺(94.6%)和肟菌脂·异噻菌胺(94.0%)对恶苗病防效最好,优于甲基硫菌灵·甲霜灵·嘧菌酯(82.4%)和氰烯菌酯(79.2%);对于稻蓟马而言,噻虫胺(100%)或噻虫嗪(或含)拌种防效最好(77.3%~94.4%),优于丁硫克百威·呋虫胺处理(54.4%~68.5%);对于白背飞虱而言,噻虫嗪(或含)制剂种子处理35 d后对白背飞虱仍具有71.1%~73.0%的防效,优于丁硫克百威·呋虫胺(64.9%)和噻虫胺(45.6%)处理。本试验结果可为水稻苗期病虫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种子处理  恶苗病  稻蓟马  白背飞虱  防效  
收稿时间:2021-05-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