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苗不同部位内生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姓名:尹诗恒  张绍勇  刘骕骦  吴酬飞  王俊伟  李阳  张立钦
作者单位:1.浙江农林大学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2.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省媒介生物学与病原控制重点实验室,浙江 湖州 3130003.湖州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4.烟台市昆嵛山林场,山东 烟台 264100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8YFD0600201-0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21C160005,LQ20C130003);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YZ01)
摘    要:  目的  探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下松干、松针与根系部位内生细菌菌群的结构变化,可充分挖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内生细菌资源。  方法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松材线虫侵染下3年生马尾松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  ①马尾松不同部位内生细菌菌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菌群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松干、松针、根系。②松干部位部分细菌属在侵染15 d时丰度明显增加,但苗木表面并不表现任何症状。③马尾松体内共检测到内生细菌442属,分属35门49纲110目210科。其中松干与松针部位的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假平胞菌属Sphingomonas、薄层菌属Hymenobacter、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与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在侵染过程中相对丰度变化较大。  结论  松材线虫侵染下,马尾松根部基本不受影响,但松干部位内生细菌菌群结构变化极显著,其次是松针。部分内生细菌可能对松材线虫病具有潜在生防效果,有助于后期生防菌株的挖掘。在侵染高峰期实时监测干部内生细菌菌群结构变化,有助于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图5表1参25

关 键 词:马尾松   松材线虫   内生细菌菌群   DGGE技术   高通量测序技术
收稿时间:2020-09-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