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短距离样点对土壤呼吸空间变异预测精度的影响
作者姓名:谢梦姣  陈奇乐  张俊梅  康营  吴超玉  刘琦  王洋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保定 071000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项目(2018YFD0300504)资助
摘    要:不同采样设计会对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特征的预测精度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黄淮海平原北部潮土区1 km×1 km夏玉米样地,在7×7单元规则格网(样点间距167 m)、完全随机(样点平均间距433 m)以及3×3单元规则格网+完全随机(样点平均间距405m)3种布点方式的基础上,保持样本总量(49)不变,以占总样点2%~14%的短距离样点(样点间距4m)随机替换原方案相应样点个数的方法优化布点方式,应用普通克里金法插值,以均方根误差(RMSE)和确定系数(R2)作为验证指标,检验基于3种布点方式设置的短距离样点对土壤呼吸空间变异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呼吸平均速率为2.65μmol·m?2·s?1,空间分布均呈西高东低,表现出中等程度变异。采样设计对土壤呼吸空间分布的预测精度影响显著,基于3种布点方式设置短距离样点可提高预测精度7%~13%。无短距离样点替换时,规则格网+完全随机的布点方式最优,比完全随机布点和规则格网布点的空间插值预测精度分别提高10%和22%;设置短距离样点替换后,在最优布点方式(规则格网+完全随机)中,对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的预测精度可再提高4%~7%,其中短距离样点个数占样本总量10%对土壤呼吸空间变异预测精度的提高最为明显。研究发现,基于相同的样本数量设置短距离样点可增加区域范围内样点密度,提高土壤呼吸空间变异预测精度及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黄淮海平原北部潮土区100 hm2尺度的夏玉米样地中,规则格网+完全随机+10%短距离样点的布点方式是预测土壤呼吸空间变异最适宜的采样布点方式。

关 键 词:土壤呼吸  空间变异  采样设计  预测精度  短距离样点  普通克里金
收稿时间:2019-09-27
修稿时间:2019-11-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