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杀鲑气单胞菌致腐性及TorA还原酶差异比较 |
| |
作者姓名: | 毕伟伟 冯立芳 石双妮 缪晨豪 朱军莉 田迪英 |
| |
作者单位: |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8 |
|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19C200005);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1839893);浙江省分析测试项目(LGC19C200004) |
| |
摘 要: | 为了研究冷藏海产品中腐败菌希瓦氏菌和气单胞菌的致腐性差异,本实验比较分析了大黄鱼源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杀鲑气单胞菌在28℃和4℃下的生长及三甲胺(TMA)、生物胺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生成;通过PCR技术扩增2种腐败菌的氧化三甲胺还原酶基因(torA),利用生物信息学比较TorA蛋白的相似性、理化特性和蛋白空间结构。结果显示,杀鲑气单胞菌在28℃生长较快,而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在4℃生长更快。相对于杀鲑气单胞菌形成较高的尸胺,波罗的海希瓦氏菌产生更多TMA和腐胺,在冷藏鱼汁中积累更高TVB-N。同时在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杀鲑气单胞菌中分别扩增出2 490和1 959 bp的torA基因,2种TorA蛋白与同属菌相似性高于97%,而二者相似性仅为36.90%。波罗的海希瓦氏菌TorA蛋白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92.3 ku和6.52,甘氨酸含量最高,而杀鲑气单胞菌中TorA蛋白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90.6 ku和6.74,丙氨酸含量最高,蛋白结构差异明显。且希瓦氏菌中torA 和鸟氨酸脱羧酶(DOC)基因表达量分别为气单胞菌的1.26和19.04倍。可见,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杀鲑气单胞菌为海产品嗜冷腐败菌,其中希瓦氏菌胺类代谢能力更强,与其TorA特定理化特性和高表达量相关。本研究为揭示海产品微生物的致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
关 键 词: | 希瓦氏菌 气单胞菌 致腐性 TorA |
收稿时间: | 2019-01-24 |
修稿时间: | 2019-08-01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