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绿潮暴发前江苏紫菜养殖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分布特征 |
| |
作者姓名: | 韩红宾 华梁 霍元子 张建恒 吴海龙 韦章良 陈群芳 何培民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与修复研究所,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与修复研究所,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与修复研究所,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与修复研究所,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与修复研究所,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与修复研究所,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与修复研究所,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与修复研究所, 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海洋公益性项目(201205010,201105023);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D7B03);海洋赤潮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MATHAB201301) |
| |
摘 要: | 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黄海绿潮暴发前江苏紫菜养殖海域绿藻显微繁殖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每月的调查中,调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密度高值区均集中在如东近岸紫菜养殖海域。调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数量在时间分布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调查海域平均绿藻显微繁殖体数量分别为56、71、471、550和1 049 ind/L。应用ITS序列与5S rDNA间隔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江苏紫菜养殖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种类组成为浒苔(Ulva prolifera)和曲浒苔(Ulva flexuosa)。通过对调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种类构成比例分析发现,在绿潮暴发前2-4月,黄海绿潮优势种浒苔显微繁殖体成为江苏紫菜养殖海域的优势种。大量绿藻显微繁殖体可以在春末海区温度回升时期迅速萌发,因此推测江苏紫菜养殖海域存在的大量绿藻显微繁殖体为黄海绿潮的暴发提供了种子库。
|
关 键 词: | 黄海 紫菜养殖区 绿潮 浒苔 显微繁殖体 |
收稿时间: | 2014-11-05 |
修稿时间: | 2014-12-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