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作者姓名:李金鸿  徐雪芬  李惠霞  罗宁  倪春辉  李文豪  徐志鹏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6301);
摘    要:【目的】为了明确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对陇西县6个乡镇黄芪白粉病的发生进行调查,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病原,并对黄芪白粉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及碳源条件下的萌发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018年陇西县黄芪平均发病率为31.17%,平均病情指数为18.08.经形态特征观测和rDNA-ITS序列对比,将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病原菌鉴定为子囊菌门黄芪白粉菌(Erysiphe astragali);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范围为6~8.不同碳源对分生孢子萌发效果影响不明显.光照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较好,黑暗条件下萌发率较差.【结论】通过对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在7月~9月上旬,当地气温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易导致白粉病大面积发生和蔓延.在防治白粉病时,应选择白粉病始发期开始防治.

关 键 词:黄芪白粉病  发生  鉴定  孢子萌发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