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IBDV感染鸡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D-1及其配体PD-L1/PD-L2转录变化的初步分析
引用本文:王爱国,孙国鹏,李博文,岳锋,张艳芳,朱艳平,银梅,杨媛,郭东光,王选年.IBDV感染鸡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D-1及其配体PD-L1/PD-L2转录变化的初步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4(4):654-660.
作者姓名:王爱国  孙国鹏  李博文  岳锋  张艳芳  朱艳平  银梅  杨媛  郭东光  王选年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生命科学与技术系;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539)
摘    要:建立鸡PD-1及配体PD-L1/PD-L2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和分析雏鸡感染IBDV的不同阶段体内PD-1及配体PD-L1/PD-L2的转录变化。根据GenBank中PD-1、PD-L1和PD-L2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得到各自阳性克隆质粒,以阳性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应用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4周龄健康雏鸡人工感染IBDV后第3、5、7、10天PBMC中PD-1及配体PD-L1/PD-L2的转录变化进行检测,同时用半定量RT-PCR方法以及IBDV快速检测试纸条对病毒感染后各时间点法氏囊组织中IBDV的载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在1×101~1×109 copies·μL-1模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可检测至少101copies·μL-1的阳性标准样品,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IBDV感染后,病毒在雏鸡体内复制逐渐增加,至第5天病毒载量达到最高。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表明,PD-1及配体PD-L1/PD-L2在病毒感染后不同阶段转录量均有所升高,其中PD-1在病毒感染后第7天显著(P<0.05)升高,在病毒感染后第3天PD-L1极显著(P<0.01)升高,PD-L2显著(P<0.05)升高。本研究成功建立了PD-1及配体PD-L1/PD-L2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初步分析了PD-1及配体PD-L1/PD-L2在IBDV感染不同阶段的转录变化,发现IBDV感染后不同阶段PD-1及配体PD-L1/PD-L2的转录均升高,且PD-L1、PD-L2的转录先于PD-1升高,并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

关 键 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PD-1  PD-L1  PD-L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