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盐碱化特征差异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景宇鹏 连海飞 李跃进 李秀萍 高娃 狄彩霞 栗燕芳 康文钦 |
| |
作者单位: | 1.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11;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呼和浩特 01003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78);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8QNJJN10);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MS0313) |
| |
摘 要: | 为研究河套平原盐碱地在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盐碱化特征分布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林地、农用地、牧草地、改良地、盐荒地)不同深度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可溶盐含量、盐分离子组成、总碱度、pH、碱化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土体结构、颜色、根系分布、石灰性反应及碱化层分布均有明显差异;土壤剖面的可溶性盐、阴阳离子分布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牧草地和林地土壤剖面可溶性盐呈"橄榄"型、盐荒地和改良地呈"表聚"型、农用地呈"底聚"型;土壤pH、碱化度和总碱度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S"型;经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盐化程度和碱化程度均有所下降,与盐荒地相比,农用地盐碱化指标下降的最为显著(P0.05),其中0—20 cm土壤全盐量降至0.88 g/kg,pH降至7.83,总碱度、ESP降至0.17 cmol/kg和12.54%,表明苏打盐碱地经农用后更有利于土壤脱盐化过程和脱碱化过程;土壤全盐量、Ca~(2+)、Mg~(2+)、SO_4~(2-)、总碱度、pH可作为控制区域盐碱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阐明河套平原盐碱地的盐碱化过程及盐碱化土壤利用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
关 键 词: | 盐碱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剖面 盐碱特征 |
收稿时间: | 2019-12-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