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开矿对锡林浩特市草原景观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晓德,刘桂香,王梦圆,哈斯巴根,路艳峰.开矿对锡林浩特市草原景观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8(3).
作者姓名:张晓德  刘桂香  王梦圆  哈斯巴根  路艳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太仆寺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摘    要:基于RS及GIS技术,对锡林浩特市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三期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分类;对典型矿区2009年Worldview遥感影像以及2015年GF2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分类;在此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锡林浩特市1995年以来矿产的开采情况和动态变化以及典型矿区缓冲区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锡林浩特市全境矿区类型、数量和总面积均显著增加。煤矿成为各类矿区中面积最大的一类矿。居民地、交通和盐碱地景观面积增加,水域景观面积减少。沙地、盐碱地、水域对草地景观的影响减轻,矿区景观对草地景观的影响加重。2009~2015年,在典型矿区缓冲区内,从斑块水平上看,草地依然是主导景观但面积不断减小,优势程度下降,破碎化程度加重;开矿操作区内排土场、工矿仓储、矿坑以及洗矿池斑块面积不断增加,优势度增加,连续性增强;道路、居民地和裸地景观的斑块面积增加、优势度变大、连续性增强,水域面积减小且更为破碎化,耕地面积虽略有增加,但破碎化程度加重;从景观水平上看,草原景观异质性增强,破碎程度增大,景观优势度降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