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引用本文:闫美芳,王璐,郭楠.黄土高原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5):146-151.
作者姓名:闫美芳  王璐  郭楠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太原理工大学人才引进项目“杨树人工林的地下固碳机理研究”(tyut-rc201111a)。
摘    要:为了解细根生长、周转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以太原地区杨树人工林(Populus tomentosa)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取土样法及分解袋法,研究了细根(2 mm)的垂直分布、季节动态、年生产量及碳储量。结果表明: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为241.8 g/m2,其中活细根生物量为168.0 g/m2,约占细根总生物量的69.5%。细根主要集中于0~10 cm土层,且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细根生物量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4月。细根年分解量为35.3 g/m2,年死亡量为98.2 g/m2。细根年生产量估计为216.6 g/m2,年周转率为1.29次。0~40 cm土层细根总碳储量为97.4 g·C/m2,每年由于细根死亡向土壤碳库输入的碳量约为39.6 g·C/m2。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细根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细根季节动态与土壤水分及气候特点密切相关。由于本研究区地处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短缺是导致细根生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且影响细根周转及其向土壤有机碳库的碳输入。

关 键 词:杨树林  细根生物量  垂直分布  季节变化  碳储量  土壤因子
收稿时间:2015/8/13 0:00:00
修稿时间:2015/9/20 0:00:00

Study on Fine root biomass and C stock in a poplar plantation in loess plateau
Abstract:
Keywords:poplar plantation  fine root biomass  vertical distribution  seasonal variation  C stock  soil factor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