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圆明园荒野区春季自生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植物多样性特征
引用本文:任斌斌,王幸大,张志国.圆明园荒野区春季自生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植物多样性特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27-33.
作者姓名:任斌斌  王幸大  张志国
作者单位:1.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园林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与调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71100001817001);
摘    要:自生植物群落是圆明园遗址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其独特的植物景观资源,与遗址氛围相得益彰。采用植被生态学研究方法对圆明园荒野区春季自生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调查共发现自生植物57种(含变种),隶属于26科50属;(2)将158个样方划分为12个植物群丛,“夏至草”“紫花地丁”“米口袋”“抱茎苦荬菜”等群丛的α多样性指数较高,“斑种草”与“抱茎苦荬菜”群丛、“米口袋”与“抱茎苦荬菜”群丛及“紫花地丁”与“夏至草+斑种草”群丛间的β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3)从4月初至6月底,随时间的推移,固定样方的物种丰富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将自生植物按照生态位宽度划分为广适型、中适型和狭适型3类,抱茎苦荬菜、米口袋、夏至草、斑种草等植物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为科学保护和利用圆明园自生植物群落、营造富有遗址公园特色的地被植物景观提供依据。

关 键 词:自生植物  数量分类  植物多样性  遗址公园  圆明园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