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SNP芯片分析青峪猪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
作者姓名:刘彬  沈林園  陈映  李强  廖坤  郭芝忺  张顺华  朱砺
作者单位: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成都 611130; 2. 四川农业大学 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1130; 3. 四川省畜牧总站, 成都 610041; 4. 通江县畜牧站, 通江 6367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501004);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16NYZ005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生猪创新团队项目(SCSZTD-3-008);四川省畜牧总站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项目
摘    要: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峪猪在世代更替过程中遗传结构的变化,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青峪猪遗传资源,本研究利用50K SNP芯片,对青峪猪保种群内141头(26头公猪,115头母猪)健康成年个体进行SNP测定,通过多种分析软件对青峪猪保种群体和各个世代进行系谱校正,进而实施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以及遗传结构变化等分析。结果显示,该封闭保种群由3个重叠世代构成,群体有效含量为12头,且整个群体可以分为6个含有公猪的家系和1个不含公猪的家系。其中,第3世代的有效群体含量最少,仅为3头,多态性标记比例随着世代的增加不断下降;141头青峪猪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60 4±0.025 2),26头种公猪的遗传距离为(0.263 3±0.023 7)。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加,各世代群体的遗传距离有轻微的上升趋势,部分种猪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较近;在141头青峪猪群体中共检测到1 481个基因组上长纯合片段(runs of hemozygosity, ROH),78.01%的长度在200 Mb以内,基于ROH值计算的近交系数表明整个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055,且各世代的近交系数在不断上升,到第3世代时已经达到了0.075。综上所述,通过对青峪猪分子水平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表明,该保种群体在闭锁的继代繁育过程中存在群体遗传多样性损失,需要加强选配或导入外血以确保青峪猪遗传资源的长期保存。

关 键 词:SNP芯片  青峪猪  群体遗传结构  
收稿时间:2019-07-18
点击此处可从《畜牧兽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畜牧兽医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