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
| |
作者姓名: | 李冬初 黄晶 马常宝 薛彦东 高菊生 王伯仁 张杨珠 柳开楼 韩天富 张会民 |
| |
作者单位: |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081;3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北京 100125;4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进贤 33171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800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3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1-8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2002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3201903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32020021) |
| |
摘 要: | 【目的】评价中国稻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为提高耕地质量,应对种植结构调整及气候变化等提供支撑。【方法】基于1988—2017年开展的338个国家级定位监测点,分析稻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驱动因素以及对土壤容重影响。【结果】近30年全国稻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了3.49 g·kg-1,年均增速0.09—0.12 g·kg-1。稻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增速高低依次为东北、长江下游、长江中游、华南和西南。目前,全国稻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2.4 g·kg-1,从高到低依次为长江中游、华南、东北、西南和长江下游。气候、土壤类型、氮肥投入以及种植制度等对土壤有机质产生影响。西南稻区和高纬度的东北稻区,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年均气温显著负相关(P<0.05),东部地区和低纬度的地区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年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潜育型水稻土有机质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水稻土。合适的氮肥投入量(200—300 kgN·hm-2·a-1)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累积。土壤容重及耕层深度与土壤有机质存在显著响应关系(P<0.01)。【结论】我国...
|
关 键 词: | 稻田土壤 土壤有机质 国家级耕地监测点 驱动因子 氮肥投入量 中国 |
收稿时间: | 2019-08-26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