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丘陵稻区白背飞虱防治技术
作者姓名:郭厚杰 王林
作者单位:六安市植保站,六安地区植保站,六安市种子公司,六安市植保站 六安 237003,六安 237001,六安 237003,六安 237003
摘    要:
丘陵稻区白背飞虱迁入主峰在7月11—16日,四(2)代是当地主要为害世代,一季稻为主要受害对象作物,常年主害代田间若虫高峰期出现在7月15~25日。在以一季中籼杂交稻为主的栽培制度相对稳定年份,成虫迁入量>1800头,≥0.1毫米雨日15天以上,降雨400毫米左右,降雨系数>80,温雨系数≥14,晴雨指数>2.3的因子组合,视为当年主害代大发生的量化指标;采用时序分析法长期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为0.33~0.77级,组建多元回归中短期预测式,回检准确率达84%以上。根据为害损失测定,提出药剂防治指标为常规稻1100头/百丛,杂交稻1500头/百丛。研究制定“决战四(2)代,实行达标防治”的防治对策,筛选出扑虱灵为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1991、1992年大面积实施应用该项研究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关 键 词:白背飞虱  动态监测  防治指标  丘陵稻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