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旱种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张自常 刘立军 王志琴 杨建昌 李永丰 |
| |
作者单位: |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 225009 2.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562,31301276);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农业)(201103003;201203079);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4B08);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14)5021]。@@@@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Special Fund for Funda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Business of Central Public Research lnstitutes (Agriculture),Key Projects in the National Science&Technology Pil ar Program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Fund for lndependent l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Jiangsu Province (CX |
| |
摘 要: | [目的]为探讨直播旱种和麦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以扬稻6(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为材料进行直播,设置麦秸秆掩埋水种(SIF)、麦秸秆覆盖旱种(NSM)、麦秸秆掩埋旱种(NSI)和常规水种(TF,秸秆不还田,对照)4种处理。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结果]旱种的产量与水种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 SIF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稻田CH4排放通量在 TF和 SIF 处理下呈单一的峰值曲线,在 NSI和 NSM处理下变化范围较小。各处理 N2O排放通量呈多峰曲线。与 TF相比,SIF显著增加了 CH4和 CO2的平均排放通量,降低了 N2O的排放速率,而 NSI和 NSM显著降低了 CH4的平均排放通量,增加了 N2O和CO2的排放通量;SIF排放的 CH4、N2O和 CO2所产生的全球增温潜势( GWP)和单位面积产量的 GWP分别增加47.3%~53.7%和32.2%~39.4%,NSI和 NSM的 GWP分别降低了24.2%~29.6%和30.1%~35.5%,单位面积产量的 GWP分别降低21.7%~27.2%和25.6%~31.1%。[结论]麦秸秆覆盖旱种和麦秸秆掩埋旱种在维持较高产量的同时,可显著降低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
|
关 键 词: | 直播稻 秸秆还田 旱种 温室气体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