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型小麦品种的生理差异分析
作者姓名:李宁  刘彤彤  杨进文  史雨刚  王曙光  孙黛珍
作者单位: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030801,山西太谷2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030801,山西太谷
基金项目:山西省优秀博士来晋工作奖励资金科研项目(SXYBKY2019040);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20BQ30)
摘    要:以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型小麦品种(2个氮高效、2个氮低效和2个中间型)为材料,分别在灌溉及雨养条件下测定其花后旗叶氮素同化及转运相关酶等生理性状的动态变化,同时在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氮素积累及转运相关性状。结果表明,氮高效型品种晋麦54和晋麦66具有更高的植株氮素积累总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花后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转运效率和单株产量,以及更低的花前氮素转运量和花前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同时,氮高效型品种的各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4个品种,而中间型品种晋麦73和泰麦269又高于氮低效型品种晋麦61和泰农1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小麦品种多数关键酶活性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花后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转运效率、花后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和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花前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和花前氮素转运量呈显著负相关。

关 键 词: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同化  氮素积累  
收稿时间:2021-06-10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