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蛤蚧的饲养与加工
引用本文:白木,子荫.蛤蚧的饲养与加工[J].脱贫与致富,2001(3):34.
作者姓名:白木  子荫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西山路八号 54041部队
摘    要: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是市场上紧缺的一种贵重药材。 一、生活习性 蛤蚧常栖息于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是一种食肉性动物,以捕食活的昆虫为主。蛤蚧视力差,怕强光,白天一般伏卧不动,夜间活动频繁,特别是夏天最为活跃。入冬以后,在温度低于 13℃时,蛤蚧即进入冬眠状态,到第二年温度升高到 15℃以上时开始活动, 17℃- 18℃时开始吃食, 22℃- 30℃时最为活跃,摄食旺盛,活动觅食时间多在黄昏后。 二、繁殖 蛤蚧出蜇寻食后, 1个月左右开始产卵,雌蛤蚧在产卵前用脚把产卵的地方扒得很干净,待能粘住卵时才产卵。雌蛤蚧每次连续产卵一对,卵如中指般大小,卵刚排出时壳是软的,半小时后变硬。卵变硬前,雌蛤蚧守候在卵旁,防止雄蛤蚧和其他动物将壳咬破。蛤蚧每产一对卵,约隔 50天又生一对卵,一年可生 4次。蛤蚧卵不需要孵化,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控制温度在 30℃- 33℃时,约 70- 80天即可孵出小蛤蚧。若秋冬产卵,需到翌年夏天才能孵化出蛤蚧。因此,为提高蛤蚧的成活率,降低死亡率,缩短孵化期,可将待产卵的雌体养在笼内,并用纸格隔开,纸格内贴一层薄纸,供蛤蚧产卵。笼内供以饮水,笼外遮光,使蛤蚧能安全产卵。然后扯下薄纸取卵,在一定温度下孵化。初生后的小蛤蚧约 6厘米左右,为避免雄蛤蚧的追咬,应放在小铁笼内单独饲养,地方可在蚊子较多的地方让其自行采食。待养到手指头大小时,才开笼进行大群饲养。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