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次降雨过程中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流失特征
引用本文:史佳良,王秀茹,李淑芳,李 宁.次降雨过程中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流失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6,30(5):58-63.
作者姓名:史佳良  王秀茹  李淑芳  李 宁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4465),林业厅创新课题(NZ20140506)
摘    要:研究了次降雨过程中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草地、农田、林地和果园)土壤养分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量的变化均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呈对数变化趋势,在同一降雨时间内,地表径流量均表现为草地农田林地果园。(2)草地泥沙流失量随降雨历时变化幅度较大,在降雨后期出现陡增陡降的变化趋势,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泥沙流失量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泥沙流失量大小顺序为:草地农田林地果园。(3)草地和农田地表径流量显著高于林地和果园(P0.05),地表径流量和壤中流均表现为:草地农田果园林地;从壤中流总量变化特征来看,草地和农田产生的壤中流显著高于林地和果园(P0.05)。(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泥沙积累量均随降雨历时而呈指数的变化趋势。(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水相氮磷流失量、泥沙氮磷流失量和氮磷流失总量均表现为:草地农田果园林地。(6)降雨径流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磷的流失是以侵蚀泥沙相为主,氮素的流失以径流水相为主。(7)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降雨前期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大小基本表现为:草地农田林地果园,泥沙N和P含量比雨前土壤表层N和P含量有所增加,说明侵蚀泥沙对N和P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并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侵蚀泥沙对P的富集高于对N的富集,综合比较可知,草地侵蚀泥沙富集养分的能力最高。(8)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泥沙量与侵蚀泥沙中全氮和全磷含量均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不同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较低),说明侵蚀泥沙量的增加会引起泥沙中养分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加效应,并且草地和农田侵蚀量与养分含量的相关系数高于林地和果园。

关 键 词:土壤养分流失  土地利用方式  北京市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utrients Los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Beijing During Course of Rain
SHI Jialiang,WANG Xiuru,LI Shufang,LI Ning.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utrients Los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Beijing During Course of Rain[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16,30(5):58-63.
Authors:SHI Jialiang  WANG Xiuru  LI Shufang  LI Ning
Institution:Schoo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Abstract:
Keywords:soil nutrients loss  land use patterns  Beij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