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崩壁治理中几种稳定复绿技术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黄俊,金平伟,李岚斌,李万能,姜学兵,方宗福,韦聪谋,寇馨月.崩壁治理中几种稳定复绿技术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6(2):175-180.
作者姓名:黄俊  金平伟  李岚斌  李万能  姜学兵  方宗福  韦聪谋  寇馨月
作者单位: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广州510611;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11
基金项目: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09-50),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6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019),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1261520610101)
摘    要:为探讨边坡治理常见工程技术与乡土植物不同组合措施对崩壁稳定复绿效果,筛选崩壁稳定复绿最优组合措施。采用崩壁人工径流小区定位观测试验,布置了9种不同组合措施:细沟喷播植草(灌)(RSS)、小台阶细沟喷播植草(灌)(SSR)、小台阶三维网喷播植草(灌)(SST)、三维网喷播植草(灌)(TDM)、土工格网喷播植草(灌)(GEG)、穴植草(灌)(HOP)、细沟喷播植灌木(RPS)、细沟喷播植牧草(RPG)和对照处理(CON)。乡土植物为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Alain ex Flügg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山毛豆(Oxytropis hirta Bunge)与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结果表明:(1)崩壁土壤含水量与前期累积降雨量间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崩壁稳定系数随含水量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其中处理TDM稳定系数最大,CON稳定系数最小且显著低于其余各处理(P=0.05)。(2)处理TDM和CON崩壁植被覆盖度分别为最大和最小,且显著高于和低于其余各处理(P=0.05)。(3)处理CON崩壁径流及侵蚀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P=0.05);RPS和RPG处理崩壁径流侵蚀量小于CON处理,但大于其余各处理。(4)基于崩壁稳定系数、含水量、覆盖度、径流与侵蚀量数据,采用相对差距和评价法对9种组合措施进行了定量评价,处理TDM为崩壁稳定复绿最优组合措施。

关 键 词:稳定系数  径流泥沙  含水量  覆盖度  相对差距和

Comparative Study on Several Stable and Regreen Technologies in the Governance of Collapsed Wall
Abstract:
Keywords:stability coefficient  runoff and sediment  soil moisture  vegetation coverage  summation of relative differenc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