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峡谷区石漠化演变中群落多样性的响应 |
| |
引用本文: | 陈亚娟,周忠发,闫利会. 喀斯特峡谷区石漠化演变中群落多样性的响应[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0(5): 205-209 |
| |
作者姓名: | 陈亚娟 周忠发 闫利会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阳550001;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阳5500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人为干预下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演变机制与调控”(2012CB723202),贵州省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及生态经济系统优化调控研究”(黔科合JZ字[2014]20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喀斯特峰丛洼地地貌形态耦合模式及机制研究”(41301504),2012年贵州省国际科际合作计划“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干预下喀斯特石漠化演变及调控研究”(黔科合外G字[2012]7022号) |
| |
摘 要: | 以喀斯特峡谷区石漠化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野外定点监测群落的基本特征,实验室分析石漠化不同演变阶段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探讨了石漠化演变过程中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响应,旨在为典型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示范区内植物群落以人工植被为主;(2)在潜在和轻度石漠化阶段,重要值较高的植物群落有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荩草[Arthraxon hispidus(Thunb.)Makino]等,在中度和强度石漠化阶段,重要值占据绝对优势的有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仙人掌[Opuntia stricta(Haw.)Haw.var.dillenii(Ker-Gawl.)Benson]等植物;(3)伴随着石漠化的演变,Simpson指数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规律,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规律,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现出先扬后抑的规律。
|
关 键 词: | 喀斯特峡谷区 石漠化演变 植物群落 重要值 多样性 |
Response of Plant Community Diversity to Rocky Desertification Succession in Karst Valley Area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Karst valley area rocky desertification plant community important value diversity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