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农村地区耕地流转模式及效益分析——以宁夏原州区为例
引用本文:孙晓一,徐勇,汤青.黄土高原农村地区耕地流转模式及效益分析——以宁夏原州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6(3):125-131.
作者姓名:孙晓一  徐勇  汤青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49
摘    要:耕地流转是我国"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总结国内外耕地流转相关研究成果和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按照耕地经营主体性质归纳了当前黄土高原农村地区耕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基于农户家庭收支状况建立了农户家庭收益测算方法,分析了不同耕地流转模式的农民增收效益,并对耕地流转的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前耕地流转在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迅速,有42.5%的农户参与了耕地流转,耕地流转后,农民增收效益显著。不同耕地流转模式的农民增收效益存在明显差异,农业合作社带动模式的农户增收效益最明显,农户家庭收益达12 072.99元;农户自发模式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龙头企业主导模式极大促进了耕地规模经营但农民增收效益有限,而政府引导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为均衡。地理环境对黄土高原地区耕地流转模式的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耕地流转  模式  效益  宁夏原州区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Pattern and Its Benefit in Rural Areas of the Loess Plateau——A Case Study in Yuanzhou District of Ningxia
Abstract:
Keywords:Loess Plateau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pattern  benefit  Yuanzhou District of Ningxi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