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抽穗期和乳熟期高温对水稻剑叶理化特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姓名:李健陵  林育炯  张晓艳  杜尧东  王华  吴丽姬  胡飞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气候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编号:GYHY200906021);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编号:CCSF2011-25);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金穗创新计划(2009)
摘    要:为了研究高温影响水稻剑叶的生理生化机制,给防御水稻高温危害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天优998为材料,盆栽条件下用人工气候箱分别对处于抽穗期和乳熟期的水稻进行连续5d的高温处理,日最高气温分别为32℃、35℃、38℃、40℃和42℃,日较差为6℃,以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水稻为对照。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后水稻剑叶生理生化指标均发生了变化。随着日最高温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离子渗透率上升。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而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增大。除可溶性糖之外,不同高温处理后抽穗期和乳熟期剑叶生理生化指标与水稻产量和品质相关性均较好。抽穗期和乳熟期剑叶受38℃影响后显著受损,日最高温度为35℃时产量和品质已显著下降。

关 键 词:水稻  高温  剑叶理化特性  产量和品质  抽穗期  乳熟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