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株密植对夏玉米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张美微 李川 张盼盼 牛军 郭涵潇 何佳雯 刘京宝 乔江方 |
| |
作者单位: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郑州 450002; 郑州大学 农学院, 郑州 450001 |
| |
基金项目: |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2210211028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项目(2023ZC01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青(2022YQ2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杰青(2021JQ05) |
| |
摘 要: | 为探讨错株种植方式改善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实现增产的作用机制,以耐密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67 500(D1)、82 500(D2)和90 000(D3)株/hm2 3个密度水平,常规对株(CK)和错株(S)种植2种方式,测定错株密植夏玉米群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无截获散射(DIFN)、叶绿素荧光参数、SPAD、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密植水平和错株种植均对夏玉米冠层特性和产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提高密植水平虽然显著增加了植株叶面积指数,降低了无截获散射;但对穗位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SPAD产生了不利影响,以90 000株/hm2密植水平下降幅最大。说明过高的密植水平不利于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错株种植方式可有效削弱密植群体冠层叶片相互遮蔽的弊端。与对株(CK)种植相比,错株种植(S)可显著增加冠层叶面积指数,降低冠层无截获散射,优化了群体冠层结构,且对82 500株/hm2密植水平调控效果最优。同时,错株种植缓解了高密植水平对植株...
|
关 键 词: | 夏玉米 错株密植 冠层特性 产量 叶绿素荧光特性 |
收稿时间: | 2022-07-28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