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麦D^2型细胞质长日光敏雄性不育可能分子机理的研究初报
引用本文:张爱民,王艳,刘冬成,郭小丽,聂秀玲,李润枝.小麦D^2型细胞质长日光敏雄性不育可能分子机理的研究初报[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3):223-226.
作者姓名:张爱民  王艳  刘冬成  郭小丽  聂秀玲  李润枝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摘    要:一些D^2型细胞质的核质杂种小麦在长日下(≥15h)出现雄性不育,表现为雄蕊心皮化,在短日下(≤14.5h)则育性正常,国内外学者将这种新型不育系称之为光敏细胞质雄性不育(Photoperiod-sensitiv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PCMS)。以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系农林26及其短日下可育对照为材料,对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的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长日下小麦中与拟南芥控制花发育的B类基因AP3具有同源性的TaMADS#51在该不育系中(长日条件下)未见表达,而在短日下有表达,但只在幼穗中表达,叶片和成穗中均未见表达。初步认为该不育系在长日下出现雄蕊心皮化是由皇控制雄蕊发育的B类基因沉默所致。研究揭示了一种核质互作+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复杂交作造成类似于拟南芥中单基因突变的遗传现象。

关 键 词: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  基因表达  小麦  分子机理

Preliminary Results on Possible Molecular Basis of D2-Type Photoperiod-sensitiv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Whea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