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涠洲岛霜鹿角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引用本文:许勇前,陈 飚,覃良云,陈金妮,牛天祎,粱甲元.涠洲岛霜鹿角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J].广东农业科学,2023,50(7):164-172.
作者姓名:许勇前  陈 飚  覃良云  陈金妮  牛天祎  粱甲元
作者单位:1.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 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4;3. 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90041,4203050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8GXNSFAA281328)
摘    要:【目的】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急剧退化,对珊瑚的环境适应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十分必要。珊瑚的环境适应性与其共生虫黄藻密切相关,然而季节性环境变化驱动虫黄藻变化的微生态机制仍不够深入。【方法】以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区的一种代表性环境敏感型枝状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为研究对象,开展 4 个季节的定点样本采集与环境数据监测,分析共生虫黄藻的密度、叶绿素 a 浓度、群落组成的变化情况,以及虫黄藻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的相关性。【结果】涠洲岛珊瑚礁区呈现夏季高温强光和冬季低温弱光的特征,而夏季虫黄藻密度和叶绿素 a 浓度显著低于冬季,表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规律;C1亚系群为 4 个季节虫黄藻群落的主导亚系群、其相对丰度介于79.35%~82.97% 之间,C1ca、C1p、C72 和 Cspc等背景亚系群的相对丰度随季节交替而显著变化;夏季和冬季的虫黄藻群落结构差异较大,表面海水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对虫黄藻群落结构变化的贡献高于海水叶绿素 a 浓度、490 nm 下的入射光漫射衰减系数和颗粒有机碳。【结论】涠洲岛夏季高温强光和冬季低温弱光的环境特征通过影响霜鹿角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光合作用,进而调控其密度和叶绿素 a 浓度季节性变化;C1 亚系群的生理特性保证霜鹿角珊瑚适应涠洲岛的环境;表面海水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影响虫黄藻背景系群丰度变化,进而导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整体而言,表面海水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驱动虫黄藻密度变化、C1 亚系群稳定共生、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霜鹿角珊瑚为例解析了珊瑚共生虫黄藻适应季节变化的微生态机制,为理解环境敏感型珊瑚适应环境变化提供新的认识。

关 键 词:虫黄藻  季节变化  枝状珊瑚  环境适应性  珊瑚礁修复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mbiodiniaceae Community Associated with Acropora pruinosa from Weizhou Island
XU Yongqian,CHEN Biao,QIN Liangyun,CHEN Jinni,NIU Tianyi,LIANG Jiayuan.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mbiodiniaceae Community Associated with Acropora pruinosa from Weizhou Island[J].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3,50(7):164-172.
Authors:XU Yongqian  CHEN Biao  QIN Liangyun  CHEN Jinni  NIU Tianyi  LIANG Jiayuan
Abstract:
Keywords:Symbiodiniaceae  seasonal variation  branching coral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coral reef restoration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