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草鱼多态微卫星位点的分离及后备亲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姓名:范玉顶  张燕  汪登强  孟彦  徐进  曾令兵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项目
摘    要:本研究采用磁珠富集法分离了10对具有多态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微卫星位点,并对140条长江野生草鱼组成的后备亲鱼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得到的草鱼微卫星序列主要是以2个碱基为重复单位、重复次数在5~22之间的多重复单元,重复次数在10次以上的微卫星序列较易得到多态性;77个微卫星座位中,完美型、非完美型和混合型微卫星标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01%、2.60%和10.39%;群体遗传分析显示,10个多态性微卫星座位中,除了GC39座位外,其它座位都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适用于草鱼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每个座位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9302,多态信息含量在0.4129~0.8107之间变动,平均为0.6678,除了GC78座位为中度多态外,其他9个座位均为高度多态。基因分化系数、Shannon指数、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3457、1.4262、0.9511和0.7193,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关 键 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微卫星  遗传分析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