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甘肃省农牧交错区典型样带家畜生产系统碳平衡
引用本文:王国鸿, 李薇, 燕振刚. 甘肃省农牧交错区典型样带家畜生产系统碳平衡[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10): 177-187.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10.015
作者姓名:王国鸿  李薇  燕振刚
作者单位:1.甘肃农业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兰州 730070;; 2.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YF5FA095);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1A-057); 甘肃省财政厅项目(GSCZZ-2016090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347)
摘    要:

评估甘肃省农牧交错区典型样带的家畜碳平衡, 以猪、牛、羊为研究对象, 通过将家畜按月龄分为4个阶段, 运用生命周期法, 评估1991-2020年家畜碳排放规律和2016-2020年农牧交错区不同地区相同月龄的家畜生产系统的碳排放、碳吸收和碳平衡值, 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区域家畜的碳平衡差异性. 结果表明: ①近30年碌曲县家畜的碳排放要远高于安定区和临夏县. ②近5年来碌曲县7-12月龄家畜的平均碳排放量为1.020 9×105 kg/t, 占碳排放总量的18.45%; 安定区为5.273×104 kg/t, 占9.52%; 临夏县为4.135×104 kg/t, 占7.5%.
碌曲县家畜碳排放年均增长率为2.02%, 临夏县为6.7%, 安定区为20.57%. ③ 7-18月龄家畜碳平衡值表明, 碌曲县的碳源作用显著强于安定区与临夏县(p<0.05), 而安定区的碳源作用与临夏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对比碌曲县、临夏县和安定区家畜碳平衡值, 得出家畜碳源能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强; 7-18月龄的家畜是碳排放量贡献最大者, 占家畜碳排放总量的75.6%.




关 键 词:农牧交错区   家畜生产   碳平衡   生命周期法
收稿时间:2023-02-14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