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估算模型构建与验证 |
| |
引用本文: | 黄俊, 金平伟, 姜学兵, 林丽萍, 寇馨月, 徐舟, 刘斌, 方宗福. 南方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估算模型构建与验证[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7): 106-114.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7.013 |
| |
作者姓名: | 黄俊 金平伟 姜学兵 林丽萍 寇馨月 徐舟 刘斌 方宗福 |
| |
作者单位: | 1.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广州 510610;2.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州 510610 |
| |
基金项目: | 水利部中央财政预算项目"水土保持业务"(12620601000017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019) |
| |
摘 要: | 研究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变化规律、构建植被覆盖因子计算模型可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及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广东省五华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200余场降雨试验观测数据,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的各关键因子与次降雨土壤侵蚀模数(Individual Rainfall Event Soil Erosion Modulus,ISEM)间定量关系,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系列次降雨事件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应植被覆盖因子值,构建了植被覆盖因子值与植被覆盖度间数学模型,从点、面2个尺度对模型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ISEM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降低;ISEM与雨前土壤表层含水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数关系;ISEM随坡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ISEM随次降雨量、次降雨侵蚀力和次降雨径流深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变化关系。2)构建了植被覆盖因子值与植被覆盖度间二阶指数衰减模型,该模型决定系数和纳什系数分别达0.947和0.876。点尺度验证结果表明90%样本模型计算值与观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0.30;面尺度验证结果表明,70%~80%的植被覆盖因子计算值相对误差不超过0.1。总体而言,该模型计算精度较为理想,...
|
关 键 词: | 土壤 侵蚀 植被覆盖因子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指数衰减模型 红壤 南方 |
收稿时间: | 2020-03-06 |
修稿时间: | 2020-07-1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