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金张掖”、“银武威”的由来考证——河西走廊水利社会史研究之三
引用本文:谢继忠.“金张掖”、“银武威”的由来考证——河西走廊水利社会史研究之三[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58-8659,8683.
作者姓名:谢继忠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基金项目:河西学院2011年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河西地方文献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XZ2011-10)
摘    要:通过对"金张掖"、"银武威"由来的几种观点的分析,认为甘肃巡抚元展成乾隆六年(1741年)的奏折中所说征收赋税土地分金、银、铜、铁4等;在上等川地中,又可分出"金"、"银"2等;在下等陡坡地中,又可分出"铜"、"铁"2等,是有历史依据的。在分析清代河西走廊赋税征收的标准;张掖、武威的土地与赋税征收情况和张掖、武威的人口状况的基础上,得出"张掖属‘金’等的土地比武威多;武威属‘银’等的土地,数量更大一些;张掖缴纳的赋税多于武威"的结论。由此便衍生出了"金张掖"、"银武威"的说法。

关 键 词:张掖  武威  清代  河西走廊  水利  赋税  人口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