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抗剂防治豌豆白粉病的效果及对防御酶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陆建英 杨晓明 王昶 张丽娟 闵庚梅 |
| |
作者单位: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兰州,7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420); 国家现代农业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9);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145RJYA303) |
| |
摘 要: | 本文研究了4种诱抗剂防治豌豆白粉病的效果及其诱导豌豆叶片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用不同诱抗剂进行诱导处理后第7天,对豌豆白粉病防效为16.25%~52.18%,效果最好的处理为0.1%S-诱抗素,平均防效为52.18%,处理后第10天,防效上升到20.59%~56.43%,效果最好的仍为0.1%S-诱抗素;喷施诱抗剂后增产效果明显,不同处理平均增产幅度在0.77%~12.54%之间;诱导后显著提高了抗性相关防御酶POD活性,其中0.1%S-诱抗素处理POD酶活性最高,但却降低了CAT酶活性。
|
关 键 词: | 诱抗剂 豌豆白粉病 病害防治 |
收稿时间: | 2016-10-21 |
修稿时间: | 2016-12-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