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秦王川灌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
引用本文:王莹,刘淑英,王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秦王川灌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5).
作者姓名:王莹  刘淑英  王平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02-09)资助
摘    要:研究了秦王川灌区耕地、果园地、荒草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及3种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耕地果园地荒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分配比例为耕地果园地荒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耕地和果园地20-40cm土层与0-20cm土层相比,其土壤易氧化碳分配比例有所下降,与40-60 cm土层相比,其分配比例略有升高,而荒草地土壤易氧化碳随土层加深而小幅度下降。微生物量碳的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下降。

关 键 词: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活性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  秦王川灌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