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土壤-地形关系的合理样点对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的影响
作者姓名:李广月  毕如田  朱洪芬  陈卓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项目(201411007)资助
摘    要:针对土壤精细化管理体系中合理样点数及空间预测优化问题,本文将基于土壤-地形关系,探讨了不同采样方式下以局部样点数量为代表提供最优数据的可能性。以地统计学、土壤-地形关系、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GWRK)模型为基础,经系统格网、地形单元分区和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等三种采样方式分析合理样点集的空间分布对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确定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大小为10×10像元,且平原区样点分布最为密集,合理样点数为1656;(2)高程、坡向、地形位置指数、相对位置指数、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能够解释研究区内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的69.2%;(3)GWRK模型精度均比普通克里金插值(OK)精度高,且山脊、背坡、陡坡、坡脚等坡位内合理样点数分别为39、481、9、28。在样点数最多时(n=2806),GWRK精度提高幅度及样点数量对预测结果影响有限。当样点数量减少时,有机质预测值空间分布的局部变异性随样点数减少而减少。因此,不同采样方式下合理样点集明显影响有机质预测精度,但预测结果分布趋势相似,仍可完整表征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空间格局。

关 键 词:合理样点数  地形单元划分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格局  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
收稿时间:2020-05-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