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结构历史变化特征分析——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李远 闵庆文 杨丽韫 孟凡绪 杨万全 |
| |
作者单位: | 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3.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农业和林业局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成都611730 |
| |
基金项目: | 农业部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2018 年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
| |
摘 要: | 林盘是川西平原地区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农村聚落形态,具有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植被是构成林盘的核心要素,了解植物群落的历史变化过程可以为传统林盘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掌握传统林盘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然后选取成都市郫都区4个林盘样地和3个灌渠边林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从而比较不同时期林盘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林盘植物群落结构发生的主要变化包括乔木层中的传统优势种杉木、楠木及柏树被黑壳楠取代,林盘植被趋向单一化;竹类的物种丰富度下降明显,竹林退化严重;灌渠林地中桤木及柏树被枫杨和构树取代,竹类基本消失。川西平原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变迁破坏了传统农业系统中人口、耕地和林盘之间的平衡,从而导致了林盘植被群落结构的改变。
|
关 键 词: | 农业文化遗产 动态保护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林盘 |
收稿时间: | 2018-11-27 |
修稿时间: | 2019-03-1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