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退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更新特征
作者姓名:董伯骞  黄选瑞  徐学华  张玉珍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专项“燕山山地典型森林类型健康经营技术”(20100400205);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森林类型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2012BAD22B03)
摘    要:通过对冀北山地退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2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林分的林隙特征和实施封禁后林隙开敞度对林下更新的影响。研究区域林隙分布广泛,且大多数林隙的开敞度较小。封禁3年后,天然更新密度显著提高,树种多样性增加;但更新密度仍然很低,更新群落主要由华北落叶松和山杨组成。总体上,封禁后林隙内更新密度高于林冠下,在开敞度为0.5~0.6的林隙内更新密度最大,华北落叶松和山杨分别在开敞度0.4~0.5和0.7~0.8的林隙内生长状况最好。人工栽植的油松和樟子松分别在开敞度0.4~0.6的林隙中央和开敞度0.6~0.8的林隙边缘生长最好。随时间延长林隙和林隙内位置对人工更新高生长的存进作用趋于明显。单纯封禁促进了天然更新,但作用有限,因此人工更新很有必要。

关 键 词:华北落叶松  退化  近自然经营  封禁  林隙特征  更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