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丘陵区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引用本文:郑杰炳,瞿雪梅,周珉羽等.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丘陵区土壤团聚体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851-7854.
作者姓名:郑杰炳  瞿雪梅  周珉羽等
作者单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1318)
摘    要:目的]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团聚体变化规律,旨在为合理优化紫色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对丘陵地区紫色土林地、撂荒地、水田、旱地土壤剖面(0~40 cm)团聚体进行研究。结果]MWD值均大于0.500 mm,且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林地、撂荒地、水田、旱地以大团聚体(0.250 mm)为主,其中林地以2.000 mm粒径团聚体为主,撂荒地、水田、旱地以0.250~2.000 mm粒径团聚体为主。旱地、撂荒地0.250 mm粒径团聚体明显大于水田、林地,特别是旱地表现出最大值。结论]有机碳与MWD、2.000 mm团聚体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2.000 mm团聚体组分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有机碳与0.053、0.053~0.250、0.250~2.000 mm团聚体所占比例具有负相关关系。0.053、0.053~0.250 mm粒径团聚体可能会抑制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关 键 词:紫色丘陵区  土地利用  团聚体  土壤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