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形势下的灌区管理工作——介绍南关灌区实行的几种管理承包责任制
引用本文:耿越,王之义,周钟瑜.新形势下的灌区管理工作——介绍南关灌区实行的几种管理承包责任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87(10).
作者姓名:耿越  王之义  周钟瑜
摘    要:位于京杭大运河东侧的高邮县南关灌区是江苏省的典型自流灌区。该灌区始建于1953年,现在引用江水或淮水进行灌溉,总面积13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4万亩。共建成干渠1条,长17.6公里;支渠35条,长111.4公里;斗渠95条,长471公里。共开挖田间灌排渠道21750条,总长3587公里;平整土地7.1万亩,各种渠系上的建筑物49650座,基本上实行了灌排分开,制止了串灌、漫灌等问题,解决了涝水出路,使土壤渍害得到了初步治理,灌区内的灌、排、降、交通、控制、调度达到了灵活自如。1986年全灌区粮食单产由70年代的400公斤左右上升到750公斤左右,为建设灌区初期的2~3倍,同时还节约水量24%左右。水利工程建设在灌区已初具规模,1983年在渠首安装了微电脑控制水闸工程装置,在西楼片建立了量水设备示范基地,为全灌区推行按方收费工作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目前,灌区正在为实现供水商品化,量水系列化,配水科学化,管理自动化而前进。下面两篇文章分别从“三化管理”和“推行管理承包责任制”方面报导了灌区的新面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