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蜀学”五事论稿——读谢无量先生《蜀学会叙》札记
引用本文:李冬梅,舒大刚.“蜀学”五事论稿——读谢无量先生《蜀学会叙》札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28-37.
作者姓名:李冬梅  舒大刚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5)
摘    要:从阐释谢无量《蜀学会叙》入手,初步总结出“蜀学”的五个特征:一是独特的古史体系,即以“天皇、地皇、人皇”为内涵的“三皇”体系,和以“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开明”为世系的“五帝(王)”体系。二是大禹所创《洪范》之“五行”、《连山》之“阴阳”等观念,为后世儒家奠定了哲学基础。三是有别于中原“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观念,蜀学自严遵以下构建了“道德仁义礼”(或“道德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四是在孔子“六经”、汉人“五经”和唐人“九经”的构架上,蜀学每每有所突破,率先构建起“七经”和“十三经”的经典体系,并为正统儒学所接受。五是蜀中自古流传的“皇人”信仰、仙道传统,造成了老子入蜀修仙的传说,也成就了张道陵入蜀创教的功绩。

关 键 词:蜀学  三皇五帝  五常七德  阴阳五行  老子入蜀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