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双酰胺类杀虫剂小菜蛾的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引用本文:王莹莹,李广阅,徐巨龙,孙诗晴,薛超彬.抗双酰胺类杀虫剂小菜蛾的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8(10).
作者姓名:王莹莹  李广阅  徐巨龙  孙诗晴  薛超彬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鼎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摘    要: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繁殖力较强,世代重叠严重,加上一些地区生产上用药频繁,导致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大量应用,小菜蛾对该药剂的抗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研究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本试验利用敏感品系cDNA作为"驱动子"(Drivers),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抗氟苯虫酰胺品系cDNA作为"检测子"(Testers),通过改进的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cDNA r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cDNA RDA),在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抗氟苯虫酰胺品系中获得2个与28S rRNA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的序列,其中一个序列(DP3-1)与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类TBP蛋白同源性为97%,另外一个序列(DP3-2)与赤拟谷盗的TcasGA2_TC010626蛋白基因同源性为93%;此外,两个抗性品系中各获得一个未知序列。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