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石灰花楸种子休眠机理及解除方法
引用本文:陈昕,徐宜凤,张振英.石灰花楸种子休眠机理及解除方法[J].种子,2011,30(6).
作者姓名:陈昕  徐宜凤  张振英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基金项目:南京林业大学"十五"人才
摘    要:对石灰花楸种子休眠解剖结构基础、休眠影响因素和解除方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花楸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形态发育完全,种皮木质化程度较高、透气性障碍显著,在种皮和胚中均存在萌发抑制物质,休眠类型为综合性休眠(PY+PD).低温层积40~45 d,石灰花楸种子萌发率可达85%以上,是解除休眠的有效途径.种子去除不同部位种皮、种胚、种胚去除不同量子叶处理,萌发率为18.33%~51.67%,种子萌发后幼苗多不能正常生长;种子经各种浓度和时间梯度的NaOH、H2SO<,4>和GA<,3>处理,仅75%H2 SO<,4>处理5 min可以打破休眠,种子萌发率为25.67%.

关 键 词:休眠机理  破眠技术  种子萌发  石灰花楸

Dormancy Mechanism and Breaking Techniques of Sorbus folgneri Seeds
CHEN Xin,XU Yi-feng,ZHANG Zhen-ying.Dormancy Mechanism and Breaking Techniques of Sorbus folgneri Seeds[J].Seed,2011,30(6).
Authors:CHEN Xin  XU Yi-feng  ZHANG Zhen-y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