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湾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引用本文:吴巧芬,夏 科,路 茜,赵志国,仇 硕.台湾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24,51(2):63-70.
作者姓名:吴巧芬  夏 科  路 茜  赵志国  仇 硕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6
基金项目: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 AB18294026);广西科学院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创新研究团队启动经费项目(CQZ-E-1919);广西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ZRJJ2023-9)
摘    要:【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对生根的组培苗开展移栽驯化研究,筛选能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的基质。【结果】同样添加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5mg/L激动素(KT)、0.2 mg/L萘乙酸(NAA),以WPM为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的诱导效果优于MS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诱导率达97.13%,萌芽数为3.38。正交试验的极差结果显示,NAA是影响丛生芽增殖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次是6-B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到5.77,丛生芽健壮;同时NAA也是影响丛生芽生根的主要因素,吲哚丁酸(IBA)、活性炭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 IBA+0.1 mg...

关 键 词:台湾榕  组培快繁  丛生芽诱导  瓶内生根  移栽驯化

Study on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Ficus formosana
WU Qiaofen,XIA Ke,LU Xi,ZHAO Zhiguo,QIU Shuo.Study on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Ficus formosana[J].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4,51(2):63-70.
Authors:WU Qiaofen  XIA Ke  LU Xi  ZHAO Zhiguo  QIU Shuo
Abstract:
Keywords:Ficus formosana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induction of cluster bud  test-tube rooting  transplanting and domestication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